繁体版 简体版
晋江文学城 > 军事 > 海南1939 > 第八百二十九章 滇军的算计

昆明编练处设在城外的澄江县,此时这个不足千人的小县城,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兵营,大量身着美式军装的年青人,剃着一层青皮的寸头,在教官的带领下操练、跑步、上政治课,围墙上用白色的油漆涂着一行行大字。

“一寸河山一寸血,十万青年十万军。”

这个口号和题字都出自于大公子之手,整个青年军系统从头到尾都是由大公子主导,也是其培养自己班底的开始,与其父的黄埔系如出一辙,而留学苏联多年,深受其影响的大公子又有创新,他经常亲自下部队与士兵们同吃同住,为他们讲课,与他们一同锻炼,以身体力行赢得了很多年青人的拥护,从这一点上讲,罗卓英(保定8期)这个总司令,只怕还没有大公子有影响力。

之所以选中他,一是陈诚的安排,二是他本人并非出身黄埔,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原因,大公子从心底里,并不希望自己的这支部队,又一次打上黄埔的烙印,虽然有很多师团级主官依然出身黄埔,但那是没办法的事情。

“培我老弟,你训练部队,很有一手啊,短短一年时间,这支队支伍已经颇有模样,再加上全副美械,若是假以时日,一定能成为一支强军,我相信与日军对上也不会落在下风。”

黄维自己也很满意:“这批士兵入伍前的素质较高,很多都有初小学历,又经历了很时间的思想教育,大公子很有办法,又以身为表率,你看看他们,比那些拉壮丁拉来的强多少?我敢让他们每个月都有休假,结果怎么样?一个都没有当逃兵,你知道这个城里潜伏着多少共党?他们也休想拉走我的兵。”

说不定人家顺势打进来呢,罗卓英肚子里腹诽,表面上却是钦佩有加:“受教了。”

目前的青年军已经编成了7个军21个师,近20万人马,大批美援撑起了他们的装备,人人都是卡其色的短袖军服,薄而凉爽的面料,随之引进的还有美式训练方法,一批美国教官在营中教他们技战术,黄维的功劳及其有限,罗卓英半是恭维,半是讽刺,只是对方听不懂,他也无所谓。

“土木系”的三个军包括核心部队第18军全部覆没于内地,陈诚本人自杀,其系统土崩瓦解,罗卓英只能投靠大公子,利用自己并非黄埔系出身的优势,帮其掌握队伍,当然这需要时间,与他一样,黄维也是“土木系”出身,大家系出同门,但要说交情,又好像谈不上,黄维这人与很多人都处不来,包括罗卓英。

当然了,他也不是来恭维对方的。

“云南还有一半在龙云的手里,他的滇军叛乱之后,其内部未必人人都心向共党,我听说,沈醉的军统颇有一些成效,你这里还有多少美援?能否拿出来,收编一些人马。”

“不瞒你讲,美援我是不可能过手的,这是大公子亲自掌握的物资,每次成军都由他亲自发放,你晓得的,这个上面我们最好都不要去碰,罗总司令,这件事你为什么不直接去问大公子?”

“我也想,他们现在哪里还顾得上这个,都在想办法,挽救危局呢。”

听他说到“危局”,黄维沉默了,是啊,如今大部河山落入共党之手,党国实在已经到了存亡之秋,青年军没有多少实战经验,能不能打得过共军?以他的自负,这话也是吹不出来的。

“这个事情我晓得了,在能力范围之内,我能做的一定做,你可以告诉沈醉,别的没有,面粉管够。”

云南人吃不吃面?这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,美国面粉在仰光堆积如山,在昆明到保山也有大量库存,练兵是要吃粮的,做成馒头、包子、面条什么的,只要饿了啥不吃?后续还有大量的面粉运过来,现在没有了救灾的问题,恰好解决了青年军的粮食问题,云南可不是什么产粮大省,一个省里堆积了20万青年军加上一支十多万人的滇军,没有这么多的美国面粉,早就自行崩溃了。

这年头,饥饿是最折磨人的,面粉比美刀更好使。

罗卓英得了准信心情大好,除了正在编练的部队,青年军的主力与龙云的滇军主力也在云南打了几场低烈度、不分胜负的战斗,军队是需要实战的,光练兵练不出强军来,边打边谈,滇军也并不想把自己的家乡打烂,双方都很克制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沈醉便利用军统的眼线,对滇军内部的将领进行渗透,龙云的威望虽然很高,但是滇军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,反共顽固份子为数不少,第58军军长孙渡、新编第11师师长鲁道源都是其中的代表。

他们固然不满意果府对龙云出手,但也不同意全军投共,只是被龙云压下来,暂时偃旗息鼓而已。

果府的渗透工作,与我党的统战工作一样出名,曾经用这一招瓦解了不少地方军阀的反蒋行动,对于滇军亦是如此,如果不是龙云卓有威信,共产党又是势大难挡,滇军的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。

至于孙渡对于投共是颇有微辞的,倒不是他真是什么三民主义的铁杆信徒,真正信仰这个主义的人,一定会认同共产党的作法,而那些只是挂在嘴上的,反而正是这个主义的反对者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