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晋江文学城 > 军事 > 回到民国当小编 > 南极科考的冰火洗礼(2)

(外传一:另一种大结局已全文替换)

(我居然写了仨结局……)

半天的会议把南极科考的队伍结构确定下来了。时间紧急,第二天科考队所有骨干成员往大连集中,四个月后科考船队就是从大连启航。

为了方便,那两艘抗冰货船在归国后也是在大连造船厂的船坞进行改造,货船的改造周期是三个月,再留半个多月给船员、考察队,用来装载物资和熟悉机械。

我任南极科考远征队总队长,方天际任船舶队队长,国家气象局的顾震潮任科考队队长、北海舰队工程四团的吴中泽任工程队队长,卫勤队队长是总参卫勤部的郭力隆,这次开会没有到场,他这会儿正在苏联受训。

在南极建立一个科考站,现在要从规划设计开始。这个考察站要建多大?一期工程都包括什么?住多少人?要有多少大型设备?当地地质情况如何,气候如何?

我们先拿到了乔治王岛的地质资料,这是竺可桢出席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时从挪威科学家那里要来的,南极科考解放站的站址就设在这里。

然后又拿到了南极洲的气候资料,这是苏联在南极的东方站、米尔尼站过去三年测出的数据。

我刚看资料的时候,还以为其中一项数据有错。

“震潮,苏联同志的资料写错了吧?这里应该是公里每小时,不是米每秒。”

我问科考队的顾震潮。

顾震潮拿过资料看了一眼说:“这没错,就是米每秒。90公里每小时的风在南极那就太小儿科了。”

我:“东方站测得的最大风速90米每秒?90米,每秒?!”

顾震潮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。

我眉头一皱,感觉建基地这件事儿棘手了。

90公里每小时换算过来是25米/秒,这是10级风的风速。12级风的风速是32到36米/秒,再往上,13到18级风就属于罕见天象,一般的气象数据手册里都没有,有我也是查书才知道的,16级风能把航空母舰给吹翻,17级风是60到68米每秒,18级风是68到76米每秒。

90米每秒是个什么鬼风?

想过之后,我对顾震潮说:“这就麻烦了,我们现有的经验完全不能指导科考站的建设,我们得要现成的科考站图纸。”

顾震潮:“图纸还有两天就到。”

两天之后,图纸外加两个人从西伯利亚飞到了大连。这两个人一个是肖虎军,1957年底参加苏联的科考队在米尔尼站呆过,1958年底又去了东方站。另一个是林琪,1958年底和肖虎军一起去的东方站。他们俩是全中国仅有的两个在南极有过参观考察经历的人。

……

肖虎军带来了苏联米尔尼站的建筑图纸,考察站由两种形制的建筑组成,一种单层,一种双层。苏联在图纸上详细写了结构组成,隔热结构等等组件的要求,承力结构主要就是考虑如何不被巨风吹垮。除了房屋特别结实,房屋和地面的连接也很复杂,在南极又没法深挖地基,只能是用好几种手段固定在地面上。

这肖虎军送来的两种图纸可帮了我们的大忙,而且看过图纸后,我和四团的吴中泽发现,它的预制部件竟然很容易制造,因为板材的长宽厚度都跟大连建新公司的轧板机尺寸完全吻合。这是当然的,大连建新公司现在的轧钢厂用的是苏联设备。

肖虎军还告诉我们,南极的冰原完全可以起降飞机,不过得是起降速度比较低的螺旋桨飞机。螺旋桨飞机比喷气式飞机皮实这是另一个优点,在南极飞机只能降落再起飞,没人给落地后的飞机检修维护。

考察站的预制建筑只是出发前要做的上百项准备工作中的一项。我们带去的物资有三千多吨,人员有400多人,其中“大北”号和“终南”号的船员有300人。掌握人员和物资的准备情况是这四个月里我最操心的事情。

终南号就是苏联的那艘抗冰货船“科里亚夫”号,我们先是打算租,最后是直接把这条船买下来了,改名叫“终南”号。

考察站的建造是个很繁劳的工作,考虑到南极可施工的时间短,到3月初乔治王岛附近的冰层就非常厚了,我们的建站时间最多只有60天,之后科考船就必须返航,在科考站留驻十几名科考队员,其余人员也都随船回国。

因此我不得不把科考队、卫勤队、船舶队的人手也都算计进来,让他们熟悉建筑工程的基本操作。船舶队老方听说抵达南极以后船员也要抽调几十人参加考察站建设,“啊”地一声说道:“你让我们这些船员和科考测量设备操作员也抡大锤?”

我说:“别瞧不起抡大锤,不经过简单培训的话,大锤抡出去就出事。”

老方说:“那我可以告诉你,我的船员现在就在船厂抡大锤。”

原来,因为两艘科考船的改造工期很紧,为了确保按期完工,“大北”号和“终南”号的船员都在大连造船厂协助船厂工人,改造自己的科考船。

除了两艘科考船,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