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晋江文学城 > 军事 > 回到民国当小编 > 第二十一章,死里逃生的民盟大佬

李强,原名曾培洪,南洋路矿学校土木科毕业。

1925年入团入党。并回到家乡,创建了常熟第一个党组织。1927年为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研制炸弹。

1927年,4.12爆发前夕,李强奉上级调令,从上海去了武汉。

1931年顾顺章叛变,李强毫发无损,且帮助周总理等上海机关、特科人员安全转移。随后李强去苏联留学,发明“菱形天线”,成为苏联科学院研究员,全苏7位无线电专家之一,名字被收入苏联百科词典之中,研究成果被命名为“李强公式”。

七七事变后,李强回到延安,办枪炮厂、炸药厂、炼钢厂、制药厂、炼油厂,改造我军缴获的电台和广播台……主席1944年为其亲笔题词:“坚持到底——为李强同志书”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当选为中科院院士(学部委员)。依据主席提议,李强从通信专家改行做外贸。越战时期又亲自前往胡志明小道,了解越战双方电子战和电磁对抗形势。

70年代,李强准确抓住美元和黄金脱钩的时间点,一波操作狂赚30亿美元。

改开之后,李强第一个向中央提议利用外国贷款,并建议引进美国可口可乐生产线。

1996年9月29日,李强手持一瓶阔乐在北京逝世,享年91岁。

【历史上的疑似穿越者之李强】(上述文字有少量艺术加工)

……

穿越是不可能穿越的,现在这个时空只有唐华一个活着的穿越者。

他们被认为是疑似穿越者,是因为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优秀、最杰出的人才。在这个时代,我党的队伍里的疑似穿越者可不止李强一个,随便扒拉一下开国将帅领袖们的简历,就能找到不少人生开挂的。

别的人先不说,看看主席……

和一群人生开挂的强者在一起,唐华的行为就不显得那么突兀了。这也是唐华选择延安的原因。

在唐华上课、改车的这段时间,延安又来了一位重量级的民主人士。不过,他不是自己走来的,是用担架抬过来的。

他就是李敷仁,民盟西北总支部青年部长、《民众导报》主编。

李敷仁投身文教、出版业二十多年,在西北民间很有声望。从二十年代在西安的《中山日报》任职开始,李敷仁就经常写文章揭批军阀、果府和在华帝国主义,30年代就因社论《反对芳泽来华》被开,人差点被枪毙。后来创《老百姓》报,宣传团结抗日,被蒋鼎文勒令停刊。再创办《农村周报》,只出了六期又被迫停刊。1945年,他受聘主编《民众导报》,抗战胜利后还专门去重庆拜见了周副主席,两人一见如故,抛开采访提纲谈了一整天。果党特务盯他也不是一年两年了,终于在1946年5月1日找着了机会,趁李敷仁独自行走的时候,从街头架上汽车,拉至咸阳西北郊的一个壕沟里执行秘密枪杀。李敷仁也是命大,身中两枪,其中一颗子弹穿身而过,另一颗命中颈部,可能是子弹受潮,命中颈部的子弹卡在了颈椎骨处,没伤着大血管。

当地群众发现了李敷仁,抬回抢救。党组织派人护送他到解放区马栏,又从延安派中央医院院长徐根竹到马栏为他做手术取出了子弹,再转送回延安。现在李敷仁还是重伤不能下床,但已恢复神志可以说话。

唐华和延安大学的代表走进河庄坪的中央医院,李敷仁的病房门外有不少来访者围着了。

“这位是沈湖先生,民盟驻延安的联络员,之前是沈钧儒主席的秘书。”“这位是唐华先生,民促驻延安的联络代表,《世界军事画报》社长。”

“你好,沈秘书”唐华与沈湖握手。

“唐先生你好,”沈湖说,“李正在换药,要一会儿才好,我们到那边等待吧。”

“竟然发生如此野蛮的事件,实在是让人愤慨,幸得当地群众的抢救和延安医院的救治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……”沈湖的话语很是悲愤。

“常凯申现在是越来越肆无忌惮。不知民盟这边打算怎么处理这事?”唐华问。

“李先生现已脱离危险,我们打算将此事件的前因后果,一切真相,书写成文,由罗隆机转民盟中常会做出决议。要向公众陈述遇难经过,诉诸全国公论。号召各党派揭露常凯申和果府的暗杀罪行,要求审判凶手。”沈湖回答。

唐华点点头,他们采取的这些措施也是必要的,虽然只能用文字和舆论来还击,但揭露抨击多少也能让果党的特务做事的时候有些忌惮。“贵党成员众多,又在南方、西南数省分布极广,很多成员地处偏僻的县镇,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。常凯申的果府要发动内战,到时候民盟的处境可能比现在还要危险。”

“时局艰难,我们也早已有准备,”沈湖说,“为中国之复兴,民众之幸福,总是要流些血,抛一些头颅……总不能流血牺牲都是gcd去,我们就在后方弄弄笔杆子吧。”

沈湖的这般见解倒是比一些民主党派的文人要深刻,但唐华心里还是一声叹息,这不还是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